桦甸市聚焦粮食安全、产业培育、基础建设、环境整治等任务,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。
促进农业提质增效。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,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,推广保护性耕作1.2万亩,完成黑土地保护利用4万亩,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93万亩以上,正常年景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2亿斤阶段性水平。深入实施“秸秆变肉”工程,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为载体,探索“肉牛+鲜食玉米”生态农业新模式,甜糯玉米面积发展到3.75万亩,推动常山镇创建国家级甜糯玉米产业强镇;肉牛饲养量达到30万头以上,肉牛交易量达到20万头以上。
实施乡村建设行动。坚持规划引领、示范先行,一体推进乡村设施改造、服务提升、乡风塑造和治理创新,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,实施厕所革命、污水治理、垃圾治理、村容村貌提升行动,常态化开展“七边”环境整治,建设“百村提升”样板村3个,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示范村18个,创建美丽庭院、干净人家3750户。
深化农业农村改革。加大农村“三变”改革力度,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,巩固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专项整治成果,深化村集体经济“1365’倍增行动,推动集体经济项目数量、收入总量实现新的更大提升,保持吉林地区领先位次。
巩固拓展脱贫成果。深入落实“四个不摘”,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、边缘易致贫户、突发严重困难户、低收入人口监测帮扶,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,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。对标“一增长一高于”目标,深入开展抓产业促就业稳增收提升行动,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,确保脱贫人口人均收入12700元以上、增长1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