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登录 注册

        吉林市供销合作社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报告

        发布日期:2010-03-10    点击数:

         

       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的规定和上级的工作部署,现编制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。本报告由基本工作情况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、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、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、收费和减免情况、存在问题及工作打算、附表等部分组成。该报告全面客观的反映了本地区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。本年报通过吉林市政务公开网(http://www.jlzwgk.gov.cn)等向社会公开,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、提出意见,欢迎广大机关企事业单位、科研院所和人民群众参阅使用。如对本年报有疑问、意见和建议,请联系吉林市供销合作社办公室,地址:船营区公安街21号,邮编:132011,电话:62023150电子箱:jlsgxhzs@163.com

        一、基本工作情况

       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要求,2009年,市供销社的政务信息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上有了较大改善,进一步推动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。

        (一)组织机构的设立建设情况 。市供销社成立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,市供销社主任马文良同志任组长,副主任高鹏飞同志任副组长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,开展日常政府信息公开工作,主任赵旭,工作人员王秀艳、梅桂芳,配置了必要的办公条件,如计算机、复印机、传真机、打印机等。今年市社做好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的学习、宣传工作,经过学习进一步提高认识,增强为群众服务和依法行政的意识。

        (二)今年市社制定了《吉林市供销合作社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方案》我们将政府信息分为主动公开、依申请公开、不予公开三类,使政务公开工作更加制度化、规范化。

        (三)2010年按要求,规范编制、公布《政府信息公开指南》、《政府信息公开目录》。强化了对吉林市政务公开网上政府信息更新,并向向政府信息查阅点报送信息40份。

        (四)今年我单位编制的《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目录》,2010年未收到任何形式的申请公开信息要求。

        (五)今年市社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几个各处室的监督检查,使政务公开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开展。

        二、主动公开信息的情况

           (一) 今年年初对上年公开网政府信息工作进行了更新,根据吉市政办函[201029号文件精神,对市供销社政务公开网政府信息公开进行了对接。2010年市供销社没有在政府公开网发表信息,本系统局域网主动公开信息至123140条 。

        (二)主要内容

        1、行政业务类: 主要公开了上级领导视察、领导外出考察以及一些行政事务性信息。

        2、业务类:主要是本级重点工作安排,“三农”服务及直属企业管理等信息。

        3、其他类:开展各种学习,开展各项活动,组织参观学习,参加上级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,本单位开展的教育培训情况,以及在抗洪抢险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信息等。

        (三)通过本系统网设立了社务动态,还有协会工作、农业产业化、商品供求、外埠社务、地域风貌、政策法规、县市供销联社、招商引资等栏目,通过这个网站主动公开信息。

        (四)今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到了及时、准确发布。

        三、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及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

        (一)2010年未收到任何形式的申请公开信息要求。

        (二)“不予公开”的政府信息。本年度没有不予公开事项。

        四、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、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

        在本年度所发布的信息中未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、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的信息。因而没有发生行政复议、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。

        五、收费和减免情况

        按照政府要求市供销社没有收费和减免项目职权的职能。

        六、存在问题及工作打算

        现有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与公众的需求还有差距,公开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化。长效工作机制尚未全面建立,工作考核和监督评议等配套工作制度有待健全。

        一是夯实工作基础。结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,进一步加强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建设,充实工作人员,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,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到位、责任到位。二是深化公开内容。重点推进公权力大、公益性强、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的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。加强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专题培训,提高经办人员业务水平。

        七、附表

        ()、基本情况

          

        累计数

        09年发生数

        人员配置

        1.从事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

        不填

        1

        其中:⑴专职人员数

        不填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     ⑵兼职人员数

        不填

        1

        学习培训

        2.举办培训次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1

        3.参加培训人次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1

        ()、主动公开情况

          

        累计数

        09年发生数

        公开数量

        4.公开信息总数★

        77

        35

        其中:⑴县(市)区、开发区本级公开信息数★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     ⑵乡镇街道公开信息数★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公开的内容

        5.公开信息总数

        77

        35

        其中:⑴规范性文件类信息数

        15

        5

                ⑵规划计划和完成情况类信息数

        21

        6

                ⑶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类信息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     ⑷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类信息数

        9

        4

                ⑸其他类信息数

        32

        20

        其中: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类(包括公共卫生、扶贫优抚、招考和教育收费、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、土地征用等)信息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公开的形式

        6.在信息公开专栏或信息公开网站发布信息数

        77

        35

        7.政府(含开发区)设置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或网站的点击次数★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8.政府(含开发区)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数★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其中:⑴可进行电子信息查阅的查阅点数★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9.政府(含开发区)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汇集信息总数★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其中:⑴电子信息数★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   ⑵纸质信息数★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10.政府(含开发区)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接待公众查阅人数★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11.群众到政府(含开发区)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借阅文件数★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12.政府公报(政报)发放数★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13.其他种类公报的名称和数量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14.新闻发布会召开次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15新闻发布会发布信息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公开的

        及时性

        16.文件信息从生成到网上公开不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

        77

        35

        17.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18.文件信息从生成到向公共查阅点报送不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

        77

        35

        19.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()、依申请公开情况

          

        累计数

        09年发生数

        申请情况

        20.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

        0

        0

        其中:⑴网上申请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  ⑵当面申请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  ⑶信函申请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  ⑷其他形式申请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申请处

        理情况

        21.对申请的答复数

        0

        0

        其中:⑴同意公开答复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     ⑵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     ⑶否决公开答复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   其中:①信息不存在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申请内容不明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③涉密免于公开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④其他原因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()、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

          

        累计数

        09年发生数

        行政复议

        22.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复议申请数

        0

        0

        其中:⑴受理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    其中:①办结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其中:Ⅰ维持行为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Ⅱ纠错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行政诉讼

        23.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诉讼案件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0

        ()、收费和减免情况

          

        累计数

        09年发生数

           

        24.与信息公开相关的收费金额

        0

        0

        其中:⑴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收取复印、递送等成本费用数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    ⑵其他费用金额